|
|
《濟陰綱目》之論經候愆期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王子亨曰: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后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衰盛所致。
丹溪云: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四物湯加芩、連、香附。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南星、白朮、蒼朮、黃連、香附、川芎作丸。薛氏曰:先期而至,有因脾經血燥者,宜加味逍遙散。有因脾經郁滯者,宜歸脾湯。有因肝經怒火者,宜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有因血分有熱者,宜四物湯加柴胡、牡丹皮、山梔子。有因勞役火動者,宜補中益氣湯。(丹溪翁只主一熱字,而熱癥內又用蒼朮南星等,誰其信之,立齋又分肝脾血分勞役五種,尤為詳明。愚謂脾虛氣郁宜歸脾湯,脾實氣郁宜越鞠丸之類為當)
丹溪云:經水過期血少也,用川芎、當歸、人參、白朮,兼痰藥治之。過期色淡者,痰多也,二陳湯加芎、歸。過期紫黑有塊,血熱也,必作痛,四物湯加香附、黃連。
薛氏曰:過期而至,有因脾經血虛者,宜人參養(yǎng)榮湯。有因肝經血少者,宜六味地黃丸。有因氣虛血弱者,宜八珍湯。(血生于脾,故色淡者宜補脾胃,此參、朮所必用也。而丹溪以芎、歸為配,不用地黃、芍藥者豈無深意焉,如立齋養(yǎng)榮、八珍等湯俱本于此,其用六味丸者,又為補母之法,宜詳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