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y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中醫(yī)基礎

六淫(四)濕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濕為長夏主氣。夏秋之交,陽熱下降,氤氳熏蒸,水氣上騰,潮濕充斥,故為一年之中濕氣最盛的季節(jié)。濕邪為病,亦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tài)。外濕和內濕雖有不同,但在發(fā)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傷于外濕,濕邪困脾,健運失職則易形成濕濁內生;而脾陽虛損,水濕不化,亦易招致外濕的侵襲。

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l)濕邪重濁

重,即沉重或重著之意。是指感受濕邪,?梢婎^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等癥狀。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營衛(wèi)不和,故頭昏而沉如束布帛;濕邪留滯經絡關節(jié),則陽氣布達受礙,故可見肌膚不仁,關節(jié)疼痛重著等癥,又稱之為濕痹或著痹.濁,即穢濁,多指分泌物穢濁不清而言。濕邪致病可出現多種穢濁癥狀,如面垢眵多、大便溏瀉、下痢粘液膿血、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濕性穢濁的病理反映。

(2)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性重濁,其性類水,故為陰邪。濕邪侵及人體,留滯于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常出現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癥。由于濕為陰邪,陰勝則陽病,故其侵犯人體,最易損傷陽氣。脾為陰土,乃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燥而惡濕,故濕邪外感,留滯體內,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濕停聚,發(fā)為腹瀉、尿少、水腫、腹水等病癥。

(3)濕性粘滯

粘,即粘膩;滯即停滯。濕邪的性質粘膩停滯,主要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濕病癥狀多粘滯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膩滯澀而不暢。二是指濕邪為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反復發(fā)作,如濕痹、濕疹、濕溫病等。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濕邪為病多見下部的癥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此外,淋濁、帶下、泄痢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
(醫(y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yè)互聯網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 - 企業(yè)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y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