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淫(四)濕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濕為長夏主氣。夏秋之交,陽熱下降,氤氳熏蒸,水氣上騰,潮濕充斥,故為一年之中濕氣最盛的季節(jié)。濕邪為病,亦有外濕、內濕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邪侵襲人體所致。內濕則是由于脾失健運,水濕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tài)。外濕和內濕雖有不同,但在發(fā)病過程中又常相互影響。傷于外濕,濕邪困脾,健運失職則易形成濕濁內生;而脾陽虛損,水濕不化,亦易招致外濕的侵襲。
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如下:
(l)濕邪重濁
重,即沉重或重著之意。是指感受濕邪,?梢婎^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懶沉重等癥狀。濕邪外襲肌表,則清陽不升,營衛(wèi)不和,故頭昏而沉如束布帛;濕邪留滯經絡關節(jié),則陽氣布達受礙,故可見肌膚不仁,關節(jié)疼痛重著等癥,又稱之為濕痹或著痹.濁,即穢濁,多指分泌物穢濁不清而言。濕邪致病可出現多種穢濁癥狀,如面垢眵多、大便溏瀉、下痢粘液膿血、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浸淫流水等,都是濕性穢濁的病理反映。
(2)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性重濁,其性類水,故為陰邪。濕邪侵及人體,留滯于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從而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常出現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癥。由于濕為陰邪,陰勝則陽病,故其侵犯人體,最易損傷陽氣。脾為陰土,乃運化水濕的主要之臟,性喜燥而惡濕,故濕邪外感,留滯體內,常先困脾,而使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濕停聚,發(fā)為腹瀉、尿少、水腫、腹水等病癥。
(3)濕性粘滯
粘,即粘膩;滯即停滯。濕邪的性質粘膩停滯,主要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濕病癥狀多粘滯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膩滯澀而不暢。二是指濕邪為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反復發(fā)作,如濕痹、濕疹、濕溫病等。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濕邪為病多見下部的癥狀,如水腫多以下肢較為明顯。此外,淋濁、帶下、泄痢等病證,多由濕邪下注所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