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貝母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Zhè Bèi Mǔ
【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別名】浙貝、大貝、象貝、元寶貝、珠貝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鱗莖。初夏植株枯萎時采挖,洗凈。大小分開,大者除去芯芽,習稱大貝;小者不去芯芽,習稱珠貝。分別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擦出的漿汁,干燥;或取鱗莖,大小分開,洗凈,除去芯芽,趁鮮切成厚片,洗凈,干燥,習稱浙貝片。
【性狀】 大貝: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徑2~3.5cm。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內(nèi)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珠貝: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形,高1~1.5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略似腎形,互相抱合,內(nèi)有小鱗葉2~3枚及干縮的殘莖。 浙貝片: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切成的片。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2cm,邊緣表面淡黃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粉白色,富粉性。
【鑒別】 (1)本品粉末淡黃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卵形、廣卵形或橢圓形,直徑6~56μm,臍點點狀、裂縫狀、人字狀或馬蹄狀,位于較小端,層紋大多明顯;偶見半復粒及復粒,復粒由2 分粒組成。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有時可見氣孔,副衛(wèi)細胞4~5個,草酸鈣結晶細小,多呈顆粒狀,有的呈棱形、方形或細桿狀。導管多為螺紋,直徑至18μm 。 (2)取本品橫切片,加碘試液2~3滴,即顯藍紫色,但邊緣一圈仍為類白色。 (3)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1% 鹽酸溶液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分置兩支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鉍鉀試液3 滴,生成橘紅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鎢酸試液1~3滴,生成白色絮狀沉淀。 (4)取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亮淡綠色熒光。 (5)取本品粉末5g,加濃氨試液2ml 與苯20ml,放置過夜,濾過,取濾液8ml ,蒸干,殘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貝母素甲與貝母素乙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0~20μl、對照品溶液10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塊。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肺、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用于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
【用法用量】4.5~9g。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