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wǎng)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wǎng)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chǎn)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wǎng)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fēng)采   中醫(yī)文獻(xiàn)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chǎn)品


中醫(yī)基礎(chǔ)
·基本特點 ·陰陽學(xué)說
·五行學(xué)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rèn)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dǎo)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qū)蟲
鎮(zhèn)潛熄風(fēng) 祛風(fēng)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rèn)識

郁金香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Yù Jīn Xiānɡ

【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 Flower of Late Tulip

【別名】郁香、紅藍(lán)花、紫述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ulipa gesneriana L.
采收和儲藏:春季開花期采花,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郁金香,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直徑約2cm,外層皮紙質(zhì),內(nèi)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shù)伏毛。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味漤斏笮投G麗,無苞片;花被片6,離生,易脫落,外輪披針形至橢圓形,內(nèi)輪倒卵形,長5-7cm,寬2-4cm,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雄蕊6,等長,花絲無毛;子房長圓形,3室,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蒴果室背開裂。種子多數(shù),扁平�;ㄆ�4-5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引種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chǎn)歐洲。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陽、好肥、耐寒,球根能耐-35度低溫。最佳生長溫度為15-18度,生根需5度以上,花芽分化適溫17-23度,在25度時,分化抑制進(jìn)入休眠。鱗莖壽命只有1年,開花后分生出新球和子球后就干枯消失。鱗莖秋季生根,冬季長葉,春季開花。對土壤要求極為嚴(yán)格,要求疏松肥沃、排水又好的砂質(zhì)壤土。 栽培技術(shù) 以鱗莖繁殖為主,可在9-10月上盆或地栽,成熟鱗莖栽植的行株距各為15-25cm,深度約10cm,栽植過淺,則更新鱗莖將呈滴管狀下移至適當(dāng)深度形成,消耗了養(yǎng)分,使新球變小。 田間管理 栽種時基肥一定要施足,到冬季再追肥1次,至春季開花前,再追施料1次。通過這樣管養(yǎng),多數(shù)能屆時開花。開花后,追施肥料1次,其目的是給母球分裂出來的子球和新球增加營養(yǎng),使之膨大。入夏時將已膨大的子球和新球挖出陰干貯藏,到9-10月間重新種或上盆。育種的如需要也可用種子繁殖。

【化學(xué)成份】花粉含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異-二十七烷(iso-heptacosane)。 花被含異牡荊素(isovitexin),槲皮素-3-葡萄甙(quercetin-3-glucoside),槲皮素-3-O-β-D-龍膽二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O-β-gentiobioside-7-O-β-glucuronide),槲皮素-3-O-β-蕓香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O-β-rutinoside-7-O-β-glucuronide),槲皮素-3-O-β-葡萄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quercetin-3-O-β-glucoside-7-O-β-glucuronide),山柰酚-3-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山柰酚-3-O-β-龍膽二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β-gentiobioside-7-O-β-glucuronide),山柰酚-3-O-β-蕓香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β-rutinoside-7-O-β-glucuronide),山柰酚-3-O-β-葡萄糖甙-7-O-β-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β-glucoside-7-O-β-glucuronide)。 花含赤霉素(gibberellin)A5、A9和A13,水楊酸。 根莖含4-乙基谷氨酸(4-ethylglutamic acid),4-亞乙基谷氨酸(4-ethylideneglutamic acid),4-乙基-4-羥谷氨酸(4-ethyl-4-hydroxyglutamic acid),4-甲基谷氨酸(4-methylglutamic acid),4-亞甲基谷氨酸(4-methylene-glutamic acid),4-羥甲基谷氨酸(4-hydroxymethylglutamic acid),4-羥基-4-甲基谷氨酸(4-hydroxy-4-methylglutamic acid);脂肪酸(fatty acids):主要是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甾醇類(sterols):主要有谷甾醇(sito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還含有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果糖(fructose),淀粉(starch),寡果聚糖(oligofructan),細(xì)胞色素(cytochrome)P450;凝聚素(agglutinin)等。 葉含郁金香甙(tuliposide)A-C,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等。 另外還含止杈酸甲酯(abscisic acid Me ester)等。

【藥理作用】曾有報導(dǎo),花和葉中含一種有毒生物堿,其生理作用類似西發(fā)丁堿(Veratrine)郁金香甙ABC對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郁金香汁通過陽離了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 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化濕辟穢。主脾胃濕濁;胸脘滿悶;嘔逆腹痛;口臭苔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g。外用:適量,泡水漱口。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關(guān)于公司 | 網(wǎng)站簡介 | 服務(wù)項目 | 技術(shù)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wǎng)經(jīng)社 - 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 - 企業(yè)風(fēng)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wǎng) - 紡織網(wǎng)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wǎng) - 企業(yè)官網(wǎng)服務(wù) - 化工網(wǎng)商城
© 醫(yī)藥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浙)-經(jīng)營性-2020-0027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wù):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