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藥茴香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拼音名】Yào Huí Xiā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Girald Pleurospermum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太折棱子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leurospermum giraldii Diels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陰干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無毛。根細(xì)柱形,長約5cm,徑0.5-1cm,暗褐色,下部分枝。莖直立,帶紫色,有條紋。基生葉或莖下部葉有長柄,基部擴(kuò)展成膜質(zhì)抱莖的鞘;葉片輪廓三角狀卵形,長5-8cm,三至四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長1.5-3mm,寬0.3-0.5mm;莖上部葉有短柄工近無柄。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總苞片5-7,卵狀橢圓形,白色膜質(zhì),頂端羽狀細(xì)裂,常帶紫色;傘輻9-15;小總苞片同形;小傘形花序有花18-30;萼齒三角;花瓣白色,倒心形;雄蕊長于花瓣,花藥紫黑色。雙懸果長圓形,長3-4mm,果棱翅狀,每棱槽骨有油管3,合生面6;ㄆ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3600m的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溫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健脾燥濕。主胃寒腹痛;脾虛腹脹;不思飲食;帶下清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