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猩猩花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Xīnɡ Xinɡ Huā
【別名】風鈴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金鈴花的葉或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 采收和儲藏: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花,5-10月采收,曬干或烘干。
【原形態(tài)】金鈴花 常綠灌木,高達1m。葉互生;葉柄長3-5cm,無毛;托葉鉆形,長約8mm,常早落;葉掌狀3-5深裂,直徑5-8cm,裂片卵狀漸尖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鋸齒或粗齒,兩面均無毛或僅下面疏被星狀柔毛;▎紊谌~腋,花梗下垂,長7-10cm,無毛;花萼鐘形,長約2cm,裂片5,卵形披針形,深裂達萼長的3/4,密被褐色星狀短柔毛;花鐘形,橘黃色,具紫色條紋,長3-5cm,直徑約3cm,花瓣5,倒卵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約3.5cm,花藥褐黃色,多數(shù),集生于柱端;子房鈍頭,被毛,花柱分枝10,紫色,柱頭頭狀,突出于雄蕊柱先端;ㄆ5-10月。
【生境分布】我國遼寧、河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北、廣西、云南等地各大城市有栽培,供園林觀賞用。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
【性味】辛;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主跌打腫痛;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