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銹毛白槍桿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Xiù Máo Bái Qiānɡ Gǎn
【別名】跳皮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銹毛樣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約15m樹皮灰白色。芽裸露,密被銹色糠秕狀腺毛。幼枝稍扁,密被銹色茸毛,后漸禿凈,小枝近四棱形,皮孔細小.稀疏散生,呈褐色點狀凸起。葉軸上面具淺溝,被銹色茸毛;小葉9-15枚,革質,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長4-6cm,寬1-2.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至闊楔形,邊緣略反卷,兩面散生糠秕狀毛或禿凈,下面脈上常被白色柔毛和黃色絨毛,脈上與葉緣尤密;小葉近無柄。圓錐花序生于當年生枝端或上部葉腋;苞片披針形,長2-6mm;花梗細,長約3mm,與苞片均被黃色茸毛;花萼杯狀,長約lmm,先端截平或淺裂而呈闊三角形,微被毛;花冠白色,裂片線形,長約3mm;兩性花具雄蕊2,與花冠等長;雌蕊長約1mm,柱頭棍棒狀,2淺裂。翅果線狀匙形,翅甚扁平,下延至堅果中部以下;ㄆ6-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次生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及西藏南部。
【性狀】性狀鑒別 樹皮呈板塊狀,厚約3mm。外表面灰白色,呈魚鱗狀開裂;內表面灰棕色,光滑。質硬而脆,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
【性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消炎;驅蛔。主腹瀉;痢疾;蛔蟲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1.5-3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