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藤藤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Shān Ténɡ Ténɡ Gu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itis amurensis Rupr. 采收和儲(chǔ)藏:8-9月果熟時(shí)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山葡萄 木質(zhì)藤本,長達(dá)15m。幼枝初具細(xì)毛,后變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12cm,被柔毛;葉片寬卵形,長4-17cm,寬3.5-18cm,先端尖銳,基部寬心形,3-5裂或不裂,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短毛;▎涡,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長8-13cm,花序輪具白色絲狀毛;花小,雌花內(nèi)具5個(gè)退化雄蕊;雄花內(nèi)雌蕊退化;花萼盤形,無毛;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直徑約1cm,黑色;ㄆ5-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煩熱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