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拼音名】Shí Suàn
【別名】老鴉蒜(《世醫(yī)得效方》),烏蒜(《綱目》),銀鎖匙(《綱目拾遺》),獨蒜(《貴州民間方藥集》),九層蒜、鬼蒜(《福建民間草藥》),龍爪草頭(《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石蒜的鱗莖。秋后采收,洗凈,陰干。
【原形態(tài)】 石蒜,又名:水麻(《本草圖經(jīng)》),酸頭草(《世醫(yī)得效方》),一枝箭(《惠濟方》),蒜頭草、婆婆酸(《綱目》),蟑螂花(《綱目拾遺》),龍爪花、新米夜晚花、毛蟹花、野水仙、紅花石蒜、三十六桶。 多年生草本,鱗莖闊橢圓形,或近球形,外被紫褐色鱗莖皮,直徑通常1.4~4厘米。葉叢生,線形或帶形,長14~30厘米,寬1~2厘米,肉質,上面青綠色,下面粉綠色,全緣;ㄇo在葉前抽出,實心,高約30厘米,傘形花序,有花4~6朵;苞片膜質,棕褐色,披針形;花兩性,通常紅色,或具白色邊緣,長約3.5厘米,無香味;花被下有短管,上部6裂片排成2列,狹倒披針形,長約4厘米,向后反卷;雄蕊6,長約為花被裂片的2倍;子房下位,3室,花柱纖弱,很長,柱頭頭狀。蒴果背裂,種子多數(shù);ㄆ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陰濕處或路邊、林緣。分布河南、陜西及華東、華南、西南各地。
【性狀】 干燥鱗莖呈橢圓形或近球形,長4~5厘米,直徑2.5~4厘米,頂端殘留葉基長可達3厘米,基部著生多數(shù)白色須根。鱗莖表面有2~3層黑棕色的膜質鱗片包被;內有10多層白色富粘性的肉質鱗片,著生在短縮的鱗莖盤上;中央部有黃白色的芽。有特異蒜氣,味辛辣而苦。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產(chǎn)。
【化學成份】 鱗莖中含多種生物堿,主要的有高石蒜堿、石蒜倫堿、多花水仙堿、石蒜胺堿、石蒜堿、偽石蒜堿和雪花蓮胺堿。還含雨石蒜堿、去甲雨石蒜堿、去甲基高石蒜堿、小星蒜堿、表雪花蓮胺堿、條紋堿和網(wǎng)球花定等生物堿。此外,含淀粉約20%;又含兩種有抑制植物生長和抗癌作用的成分石蒜西定醇、石蒜西定。葉和花瓣中含糖類和糖甙 同屬植物紫花石蒜鱗莖中的生物堿成分與本品基本相同,另含紫花石蒜堿。
【性味】 辛,溫,有毒。 ①《本草圖經(jīng)》:辛,溫,有小毒。 ②《綱目》:辛甘,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痰,利尿,解毒,催吐。治喉風,水腫腹水,癰疽腫毒,疔瘡,瘰疬、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黃疸。 ①《本草圖經(jīng)》:主敷貼腫毒。 ②《綱目》:疔瘡惡核,河水煎服,取汗,及搗敷之。又中溪毒者,酒煮半升服,取吐。 ③《綱目拾遺》:治喉風,痰核,白火丹,肺癰,煎酒服。 ④《中國藥植圖鑒》:治肋膜炎、腹膜炎的蓄水癥。 ⑤《陜西中藥志》:祛痰,催吐,利尿,消癰腫。主治小便不利,咳嗽痰喘,食物中毒。 ⑥《閩東本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體虛,無實邪及素有嘔惡的患者忌服。
【附方】 ①治雙單蛾:老鴉蒜搗汁,生白酒調服,嘔吐而愈。(《神醫(yī)十全鏡》) ②治痰火氣急:蟑螂花根,洗,焙干為末,糖調,酒下一錢。(《綱目拾遺》) ③治食物中毒,痰涎壅塞:鮮石蒜五分至一錢,煎服催吐。(《上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水腫:鮮石蒜八個,蓖麻子(去皮)七十至八十粒。共搗爛罨涌泉穴一晝夜,如未愈,再罨一次。(《浙江民間草藥》) ⑤治疔瘡腫毒:石蒜適量搗爛敷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⑥治便毒諸瘡:一枝箭搗爛涂之。若毒太盛者,以生白酒煎服,得微汗愈。(《圣惠方》) ⑦治對口初起:老鴉蒜搗爛,隔紙貼之,干則頻換。(《周益生家寶方》) ⑧洗痔漏:老鴉蒜、鬼蓮蓬。搗碎,不拘多少,好酒煎,置瓶內先熏,待半日湯溫,傾出洗之,三次。(《綱目拾遺》) ⑨治產(chǎn)腸脫下:老鴉蒜一把,以水三碗,煎一碗半,去滓熏洗。(《世醫(yī)得效方》) ⑩便毒諸瘡。用石蒜搗爛涂搽。毒重者,把石蒜洗凈,以生白灑煎服,汗出為好。 ⑾產(chǎn)腸脫下。用石蒜一把,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熏洗患處。 ⑿小兒驚風,一叫而絕。用麻線把手心腳心纏住,又在脅下纏一圈,然后以燈火照灼手足心。同時,用石蒜(曬干)、車前子,等分為末,水調勻貼手心。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處以燈火照灼,可使病兒復蘇。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