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樹蘿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Shù Luó Bo
【別名】石蘿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大花樹蘿卜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apetes neriifolia (King et Prain)Airy-Shaw var.Maxima Airy-Shaw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附生灌木,分枝細(xì)長,無毛。根粗大塊狀。葉互生;葉柄短;葉片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10-15cm,寬2-2.2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全緣,中脈在表面成凹溝狀,背面突起,例脈不明顯。傘房狀花序,花梗長3cm,先端杯狀擴(kuò)大,在杯狀花梗覆蓋下的萼基部具關(guān)節(jié);花萼筒球形,花萼檐部擴(kuò)大,近全緣,具明顯網(wǎng)脈;花冠圓筒狀,長4.5cm,直徑1.5cm,暗紅色,稍肉質(zhì),常帶有藍(lán)色粉霜,并有深暗的橫紋,或?yàn)槿辄S色發(fā)紅、鮮紅色至玫瑰紅色,花冠檐部為整齊的漏斗狀;雄蕊10,花絲短,花藥有長喙,藥背無距;子房5室,花柱絲狀,柱頭微具5小裂。果卵球形,有宿存的萼片。花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1400m的櫟樹林中樹干上或石崖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微苦;性涼
【歸經(jīng)】脾經(jīng)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活血祛瘀。主水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未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