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擬缺香茶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Nǐ Quē Xiānɡ Chá Cài
【別名】野紫蘇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擬缺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bdosia excisoides(Su ex C.H.Hu)C.Y.Wu et H.W.Li[Plectranthus excisoides Su ex C.H.Hu;P.excisus auet.non Maxim.]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收,扎把曬干。
【原形態(tài)】擬缺梨茶菜,多年生草本,高0.5-1.5cm。根莖橫手,木質(zhì),有須根。莖直立,四棱形,具四槽,上部分枝,被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5cm,上部具寬翅;葉片寬卵圓形或卵形或圓卵形,長2.5-7cm,芝12-5.5cm,先端銳尖尾尖,基部寬楔形或平截,驟然漸狹下延,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僅沿脈上疏被短柔毛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狀牙齒;側(cè)脈約3對?偁顖A錐花序頂生或于上部莖葉腋生,由3-5花的聚花序組成;苞葉葉狀,向上漸變小,苞片及小苞片線形;花萼花時鐘形,外被短柔毛,萼齒5,上唇3齒,下唇2齒,具刺尖,果時花萼明顯增大;花冠白、淡紅、淡紫至紫藍色,長約1cm,外疏被短柔毛及腺點,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下唇近圓形,內(nèi)凹;雄蕊4,內(nèi)藏,花絲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環(huán)狀。小堅果近球形,褐色,無毛;ㄆ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3000m的草坡、路邊、溝邊、荒地、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活血;解毒消腫。主感冒頭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瘀腫;骨折;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