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y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棉花子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出自《百草鏡》

【拼音名】Mián Huā Zǐ

【英文名】Cottonseed

【別名】木棉子、棉花核。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陸地棉G.hirsutum L.,海島棉G.barbadense L.和棉G.arboreum L.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ossypium herbaceum L.2.Gossypium hirsutum L.3.Gossypium barbadense L.4.Gossypium arboreum L.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棉花時,收集種子,曬干。

【原形態(tài)】
1.草棉 一年生草本至亞灌木,高達1.5。疏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5-8cm,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0mm,早落;葉掌狀5裂,直徑5-10cm,通常寬超過于長,裂片寬卵形,深裂不到葉片的中部,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星狀長硬毛,下面被細絨毛,沿脈被長柔毛;▎紊谌~腋,花梗長1-2cm,被長柔毛;小苞片基部合生,闊三角形,長2-3cm,寬超過于長,先端具6-8齒,沿脈被疏長毛;花萼杯狀,5淺裂;花黃色,內面基部紫色,直徑5-7cm。蒴果卵圓形,長約3cm,具喙,通常3-4室。種子大,大約1cm,分離,斜圓錐形,被白色長棉毛和短棉毛。花期7-9月。
2.陸地棉 本種與草棉的區(qū)別在于:葉掌狀至淺裂,裂片寬三角形至卵圓形;小苞片3、基部離生,心形,先端具7-9齒,齒裂的長約為寬的3-4倍;雄蕊柱長1-2cm,花絲排列疏松;蒴果卵圓形,種子除被長棉毛外,還有不易剝離的短棉毛;ㄆ谙、秋季。
3.海島棉 本種與上兩種之區(qū)別為多年生亞灌木或灌木,高2-3m。被毛或除葉桶和葉背脈外近無毛;小枝暗紫色,具棱角。葉掌狀3-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圓形。小苞片5或更多,分離,基部心形,邊緣具長粗齒10-15;雄蕊柱長3.5-4cm,無毛,花絲排列緊密。
蒴果長圓狀卵形,長3-5cm,基部大,先端急尖。種子彼此分離,除被長毛外,還有極易剝離的短棉毛;ㄆ谙摹⑶锛。
4.樹棉 多年生亞灌木至灌木,高達3m。葉掌狀5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小苞片3,基部合生,三角形,長超過于寬,近截形。

【生境分布】
1.我國甘肅、新疆、廣東、四川和云南等地均系栽培。原產阿拉伯和小亞細亞。
2.方泛栽培于我國各棉區(qū)。原產美洲墨西哥。
3.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有栽培。原產于南美熱帶和西印群島。
4.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產棉區(qū)廣泛種植。自陸地棉輸入我國后,樹棉品種已淘汰。原產印度。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事卵狀,長約1cm,直徑約0.5cm。外被2層白色錦毛,一層長棉毛及一層短茸毛,少數(shù)僅具1層長棉毛。質柔韌,研開后,種仁黃褐色,富油性。有油香氣,味微門牌。

【化學成份】種子含棉酚(gossypol),棉紫色素(gossypru-purin),痕量6-甲氧基棉酚(6-methoxygossypol), 6, 6’-二甲氧基棉酚(6,6’-dimethoxygossypol)。油的脂肪酸組成為棕櫚酸(palmitic aic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

【藥理作用】參見棉花根條。

【性味】辛;性熱;有毒

【歸經】腎;脾;女子胞經

【功能主治】溫腎;通乳;活血止血。主陽痿;腰膝冷痛;白帶;貴尿;胃痛;乳汁不通;崩漏;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1.治盜汗不止: 棉子仁三、四錢,每日煎湯一碗,空心服三、四日。(《綱目拾遺》)2.治乳汁缺少: 棉花子三錢,打碎,加黃酒二匙,水適量,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3.治胃寒作痛: 新棉花子炒黃黑色,研末,每天服一至二次,每次二錢,用淡姜湯或溫開水調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木棉子,祛風濕、寒濕之藥也。惟其辛,故能散風邪;惟其熱,故能除寒濕,凡下部有風寒濕邪者宜之。
2.《本草正義》:舊方每以棉花子仁為和血止血之品,如治便血、淋血、崩、帶、痔、漏等癥,則皆和血之義,而無寒涼積瘀之患。又為補腎起痿,養(yǎng)老扶弱等用,則又溫養(yǎng)之法,而無剛暴燥烈之虞。溫和滋潤,頗為純粹,能滋陰液,助陽氣,澤毛發(fā),潤肌膚,質本多脂,終與桂、附等之辛燥者有間。惟此子不無興陽之作用,必腎氣虛寒,足冷陰痿者為宜,茍其虛陽不固,相火不潛,恐有擾動之弊,又純屬油質,更有滑泄之累。趙氏《綱目拾遺》引《回生集》,棉子煮湯入甕,坐而熏之,治腎子偏墜。按睪丸偏大,木而不痛,多屬寒氣,治宜溫散。
3.《本經逢原》:燒存性,解梅瘡毒,痔漏,脫肛,下血,每服半兩,黑豆淋酒服之。
4.《藥性考》:補虛,暖腰,治損。
5.《現(xiàn)代實用中藥》:有促進母乳分泌之效。
6.《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溫腎,止痛。 治白帶,并治小兒遺尿。

【臨床應用】1.治陽痿不起:棉花子(水浸,曬干,燒酒拌炒,去殼用仁)半斤,破故紙(鹽水炒)、韭菜子(炒)各二兩。為末,蔥汁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酒下。 (《祝穆試效 方》)2.治腎于大小偏墜:棉子煮湯入甕,將腎囊坐入甕口,俟湯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氣自愈。(《回生集》)3.治虛怯勞瘵,久嗽吐血不止:棉花子不拘多少,童便浸一宿,為末。每服一錢,側柏葉湯下。(《集效方》)4.治腸風、腸紅下血:淮棉花核一升,槐米七錢。用天目芽茶四兩,泡汁,將二味炒燥,入茶汁內,復泡又炒,如此數(shù)次,汁干為度,磨末。每服三錢,空心酒調下。(《德勝堂經驗方》)5.治腸風下血:生柿子二個,竹刀切去蒂核,以棉花子塞入柿內,仍蓋好,瓦上煅存性,研細末,米飲熱調服,重者三服。(王玷桂《不藥良方》)6.治痔:棉花子,槐樹梗、葉,煎湯洗熏。(《養(yǎng)素園傳信方》)7.治痔漏:棉花子仁六兩,烏梅六兩。共搗爛為丸,梧桐子大。早晚各服三錢,開水送下。(《周益生家寶方》)8.治血崩:方一、棉花子仁(炒黃色)、甘草、黃芩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黃酒下。(《萬病回春》) 方二、陳棕、棉花子。二味燒灰存性,黃酒送下。(《拔草良萬》)9.治經水過多不止:棉花子,瓦器炒盡煙,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黃酒下。(《慈航活人書》)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yè)互聯(lián)網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 - 企業(yè)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y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