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莖花來江藤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
【拼音名】Jīnɡ Huā Lái Jiānɡ Ténɡ
【英文名】Stemflower Brandisia
【別名】紅花金銀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莖花來江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andisia cauliflora Tsong et Lu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枝淺棕色至褐色,有多數顯著凸起的皮孔。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形,長5-10cm,寬1-2.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干時上面暗黑色,老時兩面無毛,全緣?偁罨ㄐ蛏镏髑o上,長5-6cm,花序軸、苞片、花梗和花萼均無毛;苞片葉狀,較小,具柄,至果期多數脫落;花成對生于苞腋中;花梗長5-8mm,上端有1對披針形小苞片;萼鐘狀,長5-6mm,5淺裂,萼齒三角形,先端具銳頭;花冠鮮紅色,花冠下唇較上唇短2倍;雄蕊4,二強。蒴果卵球形,有銳尖頭,外面無毛;ㄆ6-7月,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矮山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西南部。
【化學成份】全草含苯丙醇甙類成分:洋丁香酚甙(acteo-side),2-乙酰基洋丁香酚甙(2′-acetylacteoside),金石蠶甙(poliu-moside)[1],來江藤甙(brandioside)[2]。還含衛(wèi)矛醇(dulcitol),甘露醇(mannitol)[1]。
【性味】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主風濕骨痛;骨折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舒筋活絡的功能。用于風濕骨痛,外用于骨折。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