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橘紅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Jú Hónɡ
【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RUBRUM
【別名】化州桔紅
【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性狀】本品呈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薄片狀,邊緣皺縮向內(nèi)卷曲。外表面黃棕色或橙紅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黃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內(nèi)表面黃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圓點。質(zhì)脆易碎。氣芳香,味微苦、麻。
【鑒別】 (1)本品粉末淡黃棕色。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方形,垂周壁增厚,氣孔類圓形,直徑18~26μm,副衛(wèi)細胞不清晰;側(cè)面觀外被角質(zhì)層,徑向壁的外側(cè)增厚。油室碎片的外圍薄壁細胞壁微增厚。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熱回流2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濃縮至 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用0.5%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開約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至約8cm,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炮制】除去雜質(zhì),切碎。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fēng)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