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腳雞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Huánɡ Jiǎo Jī
【別名】玉竹、十樣錯(《貴州草藥》),竹節(jié)參(《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劍葉假萬壽竹的根莖。秋、冬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莖橫走,圓柱形略扁,有環(huán)節(jié)及莖基痕跡,肉質(zhì),外皮黃色,須根多數(shù)。莖直立或稍傾斜,綠色,具細(xì)縱棱,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8~2.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全緣,3出脈;ㄒ干,單一或成對,花梗長1~1.5厘米;花被基部筒狀,先端6裂,白色,副花冠6片,每片復(fù)2裂;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直徑6~7毫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陰地及庭園宅旁,分布貴州等地。
【性味】《貴州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 ①《貴州草藥》:養(yǎng)陰潤肺,生津止渴。 ②《貴州藥植目錄》: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勞傷風(fēng)濕疼痛:黃腳雞、黃精、白尾筍各五錢。泡酒服。 ②治虛咳多扦:黃腳雞、紅姨媽菜各五錢。燉肉吃。 ③治產(chǎn)后虛弱:黃腳雞一兩。燉子雞一只吃。 ④治夜間多尿或遺精腰痛:黃腳雞、丹參、仙茅各五錢。煨水或泡酒服。(選方出《貴州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