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短體鰻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Duǎn Tǐ Mán
【別名】油鲇、土龍、鰻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蛇鰻科動物鱷形短體鰻、中華須鰻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Bennett)2.Cirrhimuraena chinensis Kaup 采收和儲藏:常年可捕撈。捕后,除去內(nèi)臟,洗凈,鮮用。
【原形態(tài)】 1.鱷形短體鰻,體長圓筒形,尾稍側(cè)扁。一般重1-1.5kg,大者可達3kg。吻短小而尖。眼小,長圓形。口寬大,口裂伸越眼的較遠后方。下頜微突出。牙細尖,上頜牙2行,下頜牙1行,犁骨犬牙1行。上唇邊緣唇須短小,不太明顯。鰓孔寬大。體光滑無鱗,側(cè)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的稍后上方。背鰭與臀鰭不相連續(xù),均止于近尾端。胸鰭短小。無尾鰭,尾端尖禿。體背面暗紅褐色,頭上黑褐色,頭上粘液孔及側(cè)線孔均為黑色。背鰭和臀鰭的邊緣黑色。胸鰭淡黃褐色。腹側(cè)黃褐色。 2.中華須鰻,本動物的特征:主要在上唇有一列明顯的梳狀須。牙細小,尖銳。體黃褐色,各鰭淡黃色。腹側(cè)色淡。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泥沙或泥底質(zhì)近岸海區(qū)。能以尾尖挖土,攝食底棲動物。 2.為常見小型底層錢類,穴居于貝類三富的低潮區(qū),是蟶蛤的重要敵害。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東海及南海。 2.我國分布于東南沿海。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活血通絡(luò)。主病后虛弱;腰背酸痛;跌打損傷;骨折;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適量。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