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豆腐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拼音名】Dòu Fu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種子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一般用黃大豆,以水浸約一天左右(夏季可較短),待豆浸胖后,帶水磨碎,濾去渣滓,入鍋煮沸,即成豆腐漿,再點以鹽鹵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性味】 甘,涼。 ①《本草圖經(jīng)》:寒。 ②寧原《食鑒本草》:味甘,平。 ⑧《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jīng)】《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腸。
【功能主治】 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黃、燒酒毒。 ①寧原《食鑒本草》:寬中益氣,和脾胃,下大腸濁氣,消脹滿。 ②《綱目》:清熱散血。 ③《醫(yī)林纂要》:清肺熱,止咳,消痰。 ④《本草求真》:治胃火沖擊,內(nèi)熱郁蒸,癥見消渴、脹滿。并治赤跟腫痛。 ⑤《本草求原》:解硫黃毒。 ⑥《隨息居飲食譜》: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bǔ)中,寬腸,降濁。
【附方】 ①治休息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濟(jì)方》) ②治飲燒酒過多,遍身紅紫欲死,心頭尚溫:熱豆腐切片,滿身貼之,冷即換,蘇醒乃止。(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