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wǎng)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wǎng)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chǎn)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wǎng)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chǎn)品


中醫(yī)基礎(chǔ)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qū)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地丁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本經(jīng)逢原》

【拼音名】Dì Dīnɡ

【別名】箭頭草(《普濟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韞》),獨行虎(《綱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
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頭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龍膽科植物華南龍膽的帶根全草。
①紫花地丁、犁頭草:5~8月間,果實成熟時采取帶根全草,去凈泥土,曬干。
②米口袋及小米口袋:春、秋季采挖帶根全草,曬干或鮮用。
③華南龍膽:春、夏季,花初開時采取全草,曬干。

【原形態(tài)】
①紫花地丁,又名:紫地丁、兔耳草、遼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短毛。主根粗,黃白色。葉從根部叢生;葉柄長3~10厘米,上部兩側(cè)稍有翅;托葉膜質(zhì),線狀披針形,基部附著于葉柄上;葉片長橢圓形、長卵形至線狀廣披針形,長2~9厘米,寬0.5~3.5厘米,先端鈍,基部淺心形或截形,邊緣具淺鈍齒。花腋生,淡紫色,直徑約1.5厘米;花梗長4~1.0厘米,中部有線形小苞片2枚;萼片5,披針形,萼下具圓形附屬物;花瓣5,倒卵狀橢圓形,下面的1片較大,基部延長成長囊狀或筒狀的距,長約7毫米;雄蕊5,花藥結(jié)合,藥隔寬,包圍子房,花絲短而闊,其下面2枚的基部具蜜腺的附屬物,延伸入花距內(nèi);子房上位,心皮3,1室,胚珠多數(shù),花柱1,柱頭3裂。蒴果長圓形,長約1厘米,分裂為3果瓣,各瓣具有棱溝,基部有宿存的萼。種子卵圓形,棕黃色,光滑;ㄆ3~4月。果期5~8月。
生于草地或山坡。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②犁頭草,詳犁頭草條。
③米口袋,又名:米布袋(《綱目》),大米口袋、多花米口袋、毛紫云英、疔毒草、小丁花。
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全株被白色長柔毛。主根直下,徑達1厘米余。莖短,葉叢生,單數(shù)羽狀復葉,有長柄,小葉11~21片,廣橢圓形、卵形或長卵形,長1~2厘米,寬2~8毫米,先端鈍,基部圓,全緣;ㄇo自葉叢中生出,花5~7朵,頂生,成傘形花序;苞片披針形,小苞片2,線狀披針形;花萼鐘形,萼齒5,不等長,上部2片稍大,下部1片最小,混生白色和黑色柔毛;花冠蝶形,紫堇色,旗瓣廣倒卵形,長約13毫米,頂端微缺,翼瓣長圓狀楔形,長約10毫米,有短爪;龍骨瓣短,長約6毫米;雄蕊10,二體(9十1),子房上位,長橢圓形,花柱短,無毛,柱頭膨大。莢果圓筒狀,長2.5~3厘米。種子腎形,黑色;ㄆ4~5月。果期5~6月。
野生于原野及山地。分布東北南部、河北、山東、江蘇、山西、陜西等地。
④小米口袋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莖短,有短的地下莖。托葉三角形,基部合生,被疏伏毛;羽狀復葉長2~20厘米;小葉7~19,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25毫米,寬2~7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鈍圓,兩面疏被柔毛,總花梗與葉近等長,疏被柔毛;傘形花序有2~4朵花;苞片、小苞片疏被毛;萼鐘狀,長5~7毫米,被白色疏柔毛,萼齒披針形;花冠紅紫色,旗瓣長約13毫米,卵圓形,翼瓣長11毫米,狹楔形,龍骨瓣長5.5毫米。莢果長圓筒狀,長15~20毫米,寬3~4毫米,被長柔毛。
生于山坡、草原、砂地。分布東北及河南。
⑤華南龍膽
短小草本,高3~8厘米。莖直立,叢生,略粗糙。葉對生;無柄,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近基部的葉較大,長1~1.5厘米,寬3~5毫米,上部的葉較小,長約5毫米,先端銳尖,全緣,主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紊谇o頂;花萼管狀,長約5毫米,裂片5,較萼管為短,線形,先端尖,疏被短毛或無毛;花冠漏斗狀,長1~1.5厘米,外面綠色,內(nèi)面紫色,裂片5,卵狀披針形,短尖,其間的皺折較短,約為裂片的1/3;雄蕊5,著生在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1室,花柱1,柱頭2裂.蒴果倒卵形,壓扁,長約4毫米。先端渾圓。種子1枚;ㄆ4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草地上殘河溝邊草地上。分布廣東、廣西、浙江、江西。

【性狀】
①紫花地丁
又名:堇菜地丁。為植物紫花地丁或犁頭草的帶根全草。市售品多皺縮彎曲成不規(guī)則的團塊,主根數(shù)條,長3~5厘米,直徑1~3毫米。表面皺縮而粗糙,土黃色,波狀彎曲,具須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綠色至綠黃色,葉柄細長,扭曲,葉片極皺縮,用熱水浸軟攤開后,呈長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全體被毛。花莖細長,頂端常具三裂蒴果,內(nèi)含多數(shù)種子,長圓球形,淡黃棕色。質(zhì)脆易碎。氣微臭,味微苦而澀并稍粘。以色黃綠、整齊、無雜質(zhì)者為佳。
主產(chǎn)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②甜地丁
又名:米口袋地丁、蘿卜地丁。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帶根的全草。主根呈紡錘形、長錐形或長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3~6毫米。表面紅棕色至土黃色,粗糙,有縱皺紋,多少扭曲,或有殘存的支根及須根,皮孔橫生,稍突起,呈點線狀,色稍深。上端有多數(shù)基生葉。葉為羽狀復葉,葉柄細長,小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被白色柔毛,多呈灰綠色。有時可見圓筒形的莢果,表面密被柔毛,開裂或不開裂。主根質(zhì)堅而稍韌,難折斷。折斷面纖維極多,乳白色,內(nèi)面不平坦,微顯顆粒狀,乳黃色,并有放射狀花紋,氣微臭,味淡而梢甜。以根粗壯而長、葉綠,無雜質(zhì)者為佳。
主產(chǎn)東北、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③龍膽地丁
又名:華南地丁,為植物華南龍膽帶花的全草。多干燥皺縮成不規(guī)則團塊,根部土黃色。用熱水浸軟,攤開觀察:莖自基部叢生,多數(shù),紫紅色,頂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黃綠色的鐘狀花。葉兩兩對生,長圓形至長橢圓形,葉柄較短或無;近基部的葉密集,形狀較大,上部的葉稀疏,形狀較小。質(zhì)地較脆而易碎。有青草氣,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葉色青、花色紫者為佳。
主產(chǎn)廣西,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紫花地丁全草含甙類、黃酮類、蠟(為蠟酸及不飽和酸等的酯類),花中亦含蠟,蠟中含飽和酸(主要為蠟酸)34.9%,不飽和酸5.8%,醇類10.3%,烴約47%。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綱目》:苦辛,寒,無毒。

【歸經(jīng)】
入心、肝經(jīng)。
①《玉楸藥解》:入手少陰心。足少陽膽經(jīng)。
②《要藥分劑》:入肝、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疔瘡,癰腫,瘰疬,黃疸,痢疾,腹瀉,目赤,喉痹,毒蛇咬傷。
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癰疽疥癩,九種痔瘡,諸瘡毒癥。
②《綱目》: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疔腫瘰疬,無名腫毒,惡瘡。
③《本草求原》:涼血,消腫毒。治血熱筋痿,敷瘡妙。
④《嶺南采藥錄》:作瀉藥及吐藥。
⑤《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外用拔毒消腫。治目赤腫痛,麥粒腫,療瘡腫毒,乳癰,腸炎腹瀉,毒蛇咬傷。
⑥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治一切化膿性感染,毒蛇咬傷,淋巴結(jié)核,黃疸,腎炎,膀胱炎,關(guān)節(jié)腫痛,便血,鼻出血,眼結(jié)膜炎,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搗汁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熬膏攤貼。

【注意】體質(zhì)虛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疔瘡腫毒: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千金方》)
②治癰疽發(fā)背,無名諸腫:紫花地丁草,三伏時收,以白面和成,鹽醋浸一夜貼之。(《孫天仁集效方》)
③治一切惡瘡: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燒煙,對瘡熏之,出黃水,取盡愈。(《衛(wèi)生易簡方》)
④治乳吹并一切毒:黃花地。雌压ⅲ、紫花地丁各八兩。以長流水洗凈,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攤貼。(《惠直堂經(jīng)驗方》地丁膏)
⑤治一切化膿性感染,淋巴結(jié)核:㈠紫花地丁、蒲公英、半邊蓮各五錢。煎服。藥渣外敷。㈡鮮紫花地丁、鮮野菊花各二兩。共搗汁,分二次服。藥渣外敷。㈢鮮紫花地丁、鮮芙蓉花各等量。加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同時用紫花地丁二至三兩,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⑥治實熱腸癰下血:鮮紫花地丁八錢至一兩(干的五至八錢),和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⑦治黃疸內(nèi)熱:地丁末。酒服三錢。(《乾坤生意秘韞》)
⑧治腸炎、痢疾:紫花地丁、紅藤各一兩,螞蟻草二兩,黃芩三錢。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⑨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參、車前草各五錢,海金沙一兩。煎湯,每日一劑,分二次服,連服數(shù)日。(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⑩治喉痹:箭頭草葉,研,入醬少許,筆蘸入喉中,吐。(《普濟方》)
⑾治小兒走馬牙疳,潰爛腥臭:紫花地丁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為末,搽患處。(《滇南本草》)
⑿治小兒肝熱鼻衄:紫花地丁(鮮)二至三兩。加蜂蜜一兩,水煎服,連服數(shù)日。(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
⒀治毒蛇咬傷:㈠鮮紫花地丁搗汁一酒杯,內(nèi)服;藥渣加雄黃少許,調(diào)敷患處。(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㈡鮮紫花地丁、鮮瓜子金、鮮半邊蓮各適量。共搗如泥,敷患處。(《河南小草藥手冊》)
⒁治跌打損傷:紫花地。r)搗爛,配方外敷。(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
⒂治疥癩:紫花地丁與大楓子油、水銀、硫黃合搗外用。(《嶺南采藥錄》)
⒃治稻芒粘咽不得出者:箭頭草,嚼咽下。(《乾坤生意秘韞》)

【備注】
地丁藥材,較為復雜,除上述品種外,在廣東以長萼堇菜、陜西以白花堇菜、新疆以香堇的帶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藥。
另有一種苦地丁,為罌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青海、山東等地作地丁入藥。詳苦地丁條。

【摘錄】《*辭典》
(醫(yī)藥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關(guān)于公司 | 網(wǎng)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shù)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wǎng)經(jīng)社 - 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wǎng) - 紡織網(wǎng)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wǎng) - 企業(yè)官網(wǎng)服務 - 化工網(wǎng)商城
© 醫(yī)藥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jīng)營性-2020-0027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