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蟬蛻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藥性論》
【拼音名】Chán Tuì
【別名】蜩甲(《莊子》),蟬殼、伏蜟、枯蟬(《別錄》),蜩蟟退皮(《本草拾遺》),蟬退殼(《圣惠方》),金牛兒(《衛(wèi)生易簡方》),蟬退(《眼科龍木論》),蟬衣(《臨證指南》),催米蟲殼(《貴州民間方藥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東中藥》),知了皮、熱皮、麻兒鳥皮(《中藥志》)。
【來源】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后的蛻殼。夏、秋采集,除凈泥土,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性狀】全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3~4厘米,寬約1.5~2厘米。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澤,被黑棕色或黃棕色細毛。頭部觸角1對,呈絲狀,多已斷落;復眼突出,透明;額部突出;上唇寬短,下唇延長成管狀。胸的背面縱裂或呈十字形縱橫裂開;左右具小翅兩對,前對較長,后對較短;腹面足3對,前足腿節(jié)及脛節(jié)先端具鋸齒,肘節(jié)先端有2個小刺,齒刺皆呈黑棕色;中足及后足均細長。腹部扁圓;共分9節(jié),尾端呈三角狀鈍尖。體輕,膜質,中空,易碎。氣微弱,味淡。以色黃、體輕、完整、無泥砂者為佳。
【藥理作用】 ①抗驚厥作用 蟬蛻散、五虎追風散(蟬蛻、明天麻、南星、朱砂、僵蠶、全蝎)對由破傷風毒素引起的家兔破傷風,不論在與破傷風毒素注射同時給予,或者在全身性破傷風癥狀發(fā)作后給予,都能使發(fā)病動物的平均存活時間延長,但不能使它們免于死亡。蟬蛻流浸膏、蜂蛻煎劑對注射破傷風毒素小鼠的死亡時間略有推遲的效果。蟬蛻及五虎追風散煎劑能對抗小白鼠因士的寧、可卡因及煙堿引起的驚厥死亡,部分消除煙堿引起的肌肉震顫,五虎追風散尚能對抗卡地阿佐引起的驚厥死亡。 ②鎮(zhèn)靜作用 蟬蛻和五虎追風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動,與環(huán)己巴比妥鈉有協同作用;同時能引起家兔活動減少、安靜、橫紋肌緊張度降低、翻正反射遲鈍等全身反應。 ③蟬蛻煎劑能阻斷貓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的傳導作用,對腎上腺素能受體和乙酰膽堿降壓反應則無影響。
【炮制】 揀去雜質,洗凈曬干。
【性味】 甘咸,涼。 ①《綱目》:咸甘,寒,無毒。 ②《本草正》:味微甘微咸,性微涼。 ③《王楸藥解》:味辛,氣平。
【歸經】 入肺、肝經。 ①《本草經疏》:入肝。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功能主治】 散風熱,宣肺,定痙。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fā)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癇,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傷風。 ①《別錄》:主小兒癇;灰服之主久痢。 ②《藥性論》: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 ③《本草拾遺》:研,一錢匕,井花水服,主啞病。 ④《本草衍義》: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 ⑤《綱目》:治頭風眩運,皮膚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療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 孕婦慎服。
【附方】 ①治風溫初起,風熱新感,冬溫襲肺,咳嗽:薄荷一錢五分,蟬退一錢(去足、翅),前胡一錢五分,淡豆豉四錢,瓜婁殼二錢,牛蒡子一錢五分。煎服。(《時病淪》辛涼解表法) ②治咳嗽,肺氣壅滯不利:蟬殼(去土,微炒)、人參(去蘆)、五味子各一兩,陳皮、甘草(炙)各半兩。共為細末。每服半錢,生姜湯下,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蟬殼湯) ③治感冒、咳嗽失音:蟬衣一錢,牛蒡子三錢,甘草一錢,桔梗一錢五分。煎湯服。(《現代實用中藥》) ④治痘瘡出不快:紫草、蟬蛻、木通、芍藥、甘草(炙)各等分。每服二錢,水煎服。(《小兒痘疹方論》快透散) ⑤治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蟬蛻、薄荷葉等分。為末。酒調一錢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驗方》) ⑥治痘后發(fā)熱發(fā)癢抓破:蟬退、地骨皮各一兩。為末。每服二,三匙,白酒服二、三次。(《赤水玄珠》蟬花散) ⑦治驚癇熱盛發(fā)搐:蟬殼(去土,炒)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黃芩一分,茯神一分,升麻一分,以上細末;牛黃一分(另研),天竺黃一錢(研),牡蠣一分(研)。上同勻細,每用半錢,煎荊芥、薄荷湯調服,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蟬殼散) ⑧治小兒天吊,頭目仰視,痰塞內熱:金牛兒,以漿水煮一日,曬干為末,每服一字,冷水調下。(《衛(wèi)生易簡方》) ⑨治小兒噤風,初生口噤不乳:蟬蛻二七枚,全蝎二七枚。為末,入輕粉末少許,乳汁調灌。(《全幼心鑒》) ⑩治小兒夜啼:蟬退二七枚,辰砂少許。為末,煉蜜丸,令兒吮。(《赤水玄珠》蟬退膏)或用蟬蛻四十九個,去前截,以后截研為末,分四次服,鉤藤湯調下。 ⑾治破傷風:蟬蛻(去土)不以多少。為細末。摻在瘡口上,毒氣自散。(《楊氏家藏方》追風散) ⑿治癍瘡入眼或病后生翳障:蟬蛻(洗凈,去土)、白菊花各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煎,乳食后,量兒大小與之。(《小兒痘疹方論》蟬菊散) ⒀治內障:龍退(即蛇皮)、蟬退、鳳凰退(鳥花雞卵殼),人退、佛蛻(即蠶紙)。上等分,不以多少,一處同燒作灰,研為細末。每服一錢,熱豬肝吃,不拘時侯,日進三服。(《眼科龍木論》五退散) ⒁治疔瘡:蟬退殼、白僵蠶各等分。上為末,醋調涂四圍,留瘡口,俟根出稍長,然后拔根出,再用藥涂瘡。一方不用醋,用油調涂。(《圣惠方》蟬蛻散)或用蟬蛻炒為末,蜜水調服一錢,另以唾液調末,涂搽患處。 ⒂治瘰疬:胡桃打開,掏出一半瓤,裝滿蟬蛻,外以黃土泥封妥,鐵絲扎緊,置慢火上焙干,泥自脫落,再將胡桃研細面,用黃酒為引,開水沖服,每日早空心服一個,連服一百日。(《河北中醫(yī)藥集錦》) ⒃治聤耳出膿:蟬蛻半兩(燒存性),麝香半錢(炒)。上為末,綿裹塞之,追出惡物。(《海上方》) ⒄治小兒陰腫:蟬蛻半兩,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腫消痛止。(《世醫(yī)得效方》)(多因坐地風襲,或為蟲蟻所傷) ⒅小兒初生、口噤不乳。用蟬蛻十數枚、全蝎(去毒)十數枚,共研為末,加輕粉末少許,乳汁調勻灌下。 ⒆破傷風。òl(fā)熱)。用蟬蛻炒過,研為末,酒送服一錢,極效。又方:有得意蛻研為末,加蔥涎調勻,涂破處,流出惡水,立效。此方名追風散。 ⒇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各家論述】 ①《綱目》:蟬,主療皆一切風熱證,古人用身,后人用蛻,大抵治臟府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 ②張壽頤:蟬蛻,主小兒驚癇,蓋幼科驚癇,內熱為多,即《素問》之所謂血與氣并,交走于上,則為薄厥,治以寒涼,降其氣火,使不上沖,此所以能治癲癇之真義也,甄權謂蟬蛻治小兒壯熱,其意亦同。目之翳膜,兒之痘瘡,實熱為多,寒能勝熱,是以主之。瀕湖又謂治痘疹作癢,則實熱有余者宜之,如其氣虛作癢,勿混用。
【臨床應用】 ①治療破傷風 取蟬蛻去頭、足,焙干研細。成人日服3次,每次3~5錢,用黃酒2兩沖服。小兒酌減。同時配合針灸,給鎮(zhèn)靜劑、抗菌素等,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在服藥后24~48小時,往往全身出汗,頗面潮紅,繼則全身出現散在性小皮疹,體溫升高,若白細胞總數不高,可不必特殊處理,但須注意補給水分。在陣發(fā)性抽搐停止后可酌情減量,待病人張口自如,腰背腹肌持續(xù)性痙攣狀態(tài)消失時即可停藥。臨床治療29例,僅1例死亡。 ②治療慢性蕁麻疹 取蟬蛻洗凈,曬干,炒焦,研末,過篩,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或取蟬蛻2份,刺蒺藜1份,蜂蜜適量,制成丸劑,每丸重3錢,每日服2~3次,每次1丸,溫開水送下。治療慢性蕁麻疹30例,治愈7例,顯效15例,好轉5例。有效病例服藥2~3天后即見癥狀改善;皮損逐漸消退;服藥5~7天癥狀和皮損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繼續(xù)服藥15~20天,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③治療化膿性沖耳炎 取蟬蛻1個焙干研細,加冰片1分,輕粉8分,調勻備用,患耳先用雙氧水清洗,然后吹入適量蟬退粉,每日1次、如發(fā)現頭暈、惡心等癥狀,應即停用。治療19例,痊愈6例,其余13例因中斷治療,效果不明。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