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臭辣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Chòu Là Shù
【別名】野米辣(《廣西藥植名錄》),刁近樹、臭桐子樹(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臭辣樹的果實。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15米,樹皮平滑,淡灰色至暗灰色,枝條紫褐色至灰褐色,皮孔圓或長圓形。葉對生,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片(5~11片),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6厘米,基部圓或?qū)捫ㄐ危F,先端漸尖。上面綠色,無毛或有時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白色,沿主脈疏被長柔毛或常脫落,但脈腋間及主脈的基部二側(cè)毛常密生成叢,無油腺點;葉軸頂端的小葉柄長1.5~2.5厘米,側(cè)生小葉柄長2~6毫米。傘房花序頂生;花白色;萼片5淺裂,裂片三角形,邊緣被短睫毛;花瓣5;雄花內(nèi)退化子房頂端5深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極短小,子房幾近圓球形,花柱極短小。蓇葖果4~5裂,稀為3裂。種子棕黑色。
【生境分布】多生于向陽的山坡地上,山溪邊濕潤樹叢中。分布江西、浙江及長江上、下游各地。
【功能主治】 治腹痛,麻疹后咳嗽。 ①《廣西藥植名錄》:治肚痛。 ②江西《草藥手冊》;治麻疹后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錢(鮮者5~6錢)。
【附方】治小兒麻疹后咳嗽不止:臭辣樹鮮果五至六錢,鮮高粱泡根四至五錢,鮮金銀花藤三至四錢,鮮醉魚草根四至五錢,甘草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履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