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翅柄蓼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Chì Bǐnɡ Liǎo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滇拳參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P.bistorta auct.non L.]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間采收,晾干。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粗壯,橫走,紫褐色;莖直立,無(wú)毛,不分枝或下部分枝;~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zhǎng)6-12cm,寬1-3cm,先端長(zhǎng)漸尖,邊緣葉脈增厚而反卷,基部楔;形或近圓形,沿葉柄下延成狹翅,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莖生葉較小,近無(wú)柄;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棕褐色,先端偏斜,長(zhǎng)2-5cm。 總狀花序成穗狀,緊密,長(zhǎng)2-6cm。瘦果卵形,有3棱,長(zhǎng)3-3.5mm,棕褐色,光澤。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3800m的山坡草地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微甘;澀;性涼
【功能主治】理肺止咳;清熱解毒。主風(fēng)熱感冒;肺熱咳嗽;肺癰;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