戥子
一種小型的桿秤,學名戥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藝獨特,也被當做一種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了度量衡,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對衡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東漢初年,木桿秤應運而生,成為后人創(chuàng)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法制計量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古代計量精度上看,還是從計量單位和計量管理體制上看,都是舉世無雙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我國的衡器發(fā)展日臻成熟,計量單位由“兩、銖、累、黍”非十進位制,改為“兩、錢、分、厘、毫”十進位制。當時,宋朝主管皇家貢品庫藏的官員劉承硅,鑒于當時一般的木桿秤計量精度只能精確到“錢”,遠遠不能滿足貴重物品的稱量,經(jīng)過潛心研制,在公元1004~1007年之間,首先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我國第一枚戥秤。經(jīng)過測量,其戥桿重一錢(3.125克),長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鉈重六分(1.875克)。第一紐(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稱量)一錢半(4.69克);第二紐(中毫),末量一錢(3.125克);第三紐(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這樣的稱量精度,在世界衡器發(fā)展史上是罕見的。這種戥秤設計精美,結構合理,分度值(測量精度)為一厘,相當于今天的31.25毫克。
戥子桿,是戥子的關鍵部件,其選材有質(zhì)重性韌的象牙,有質(zhì)堅如鐵的純黑色烏木,有精工鑄造的青銅,有潔白如玉的動物硬骨。戥子盤,是放置稱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銅鑄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銅板沖壓而成。戥子錘,又叫秤鉈,也是由青銅鑄造。戥子錘的形制品種繁多,有高度適中的圓柱體,有厚薄得體的橢圓形,有如同硬幣的圓形,有鑲嵌金銀飾品的組合形。有的為了擴大稱量范圍,一個戥子備有兩個大小不等的戥子錘。
到了明、清時代,隨著工農(nóng)業(yè)及商業(yè)的發(fā)展和生產(chǎn)力的提高,戥子的制造、使用、管理已達到了一個非常完備的水平,但是仍然沿用了1斤等于16兩的非十進位制單位。直至1959年,國務院才發(fā)布了計量單位一律改為10兩為1斤的命令。所以,戥子都是按1斤等于16兩設計的,這給我們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
據(jù)傳上海有一位學者去歐洲某醫(yī)學院進修,曾帶去在蘇州花錢不多、信手拈來的一桿戥子,于圣誕節(jié)前夕作為小小禮物贈給院長,并附了一張使用說明,介紹中國使用這種戥子控制藥物用量的精確性,以及如今中國許多醫(yī)院中藥配方仍在使用這種傳統(tǒng)戥子的情況。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院長突然召見,在座的還有幾位學院要員,那桿戥子放置在辦公桌上,還有一架天平相伴。院長首先鄭重其事地表達了感謝之情,然后請這位學者演示戥子操作,在用戥子稱了重量后,再用天平復核,果然十分精確,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不久中國這桿古老的衡器配上了精美的座子,陳列在學院收藏室的展覽櫥窗中,并有文字介紹:中國使用這樣的衡器來控制藥物用量已有幾千年。
古代醫(yī)用“串鈴”
串鈴也叫“虎撐”或“虎銜”,過去的行醫(yī)賣藥者都視其為護身符。相傳”藥王孫思邈有次進山為人治病時被一只猛虎擋住了去路。但他要逃跑已經(jīng)來不及了,拿起擔草藥的扁擔準備搏斗。這時,他發(fā)現(xiàn)老虎伏在地上并不追撲他,只是張開大口猛喘粗氣,孫思邈發(fā)現(xiàn),老虎的眼中露出哀求的神色。出于職業(yè)敏感,他帶著驚奇走近老虎,看到老虎的喉嚨被一根很大的獸骨卡住。他想為老虎掏出獸骨,又怕虎獸性發(fā)作咬斷自己的手臂。正在猶豫時,忽然想起藥擔子上有只銅圈,就取來放進虎口撐住老虎的上下顎,從猛虎口中順利取出獸骨。被治愈的老虎搖動尾巴點頭致謝,隨后轉身而去。此事傳開,江湖行醫(yī)的人們紛紛效仿,銅圈便成了外出時必備之物,后人逐漸將銅圈改成手搖的響器。一來可以作為行醫(yī)標志,二來是因為孫思邈用銅圈救了老虎而沒被吃掉,郎中們便把它作為保護自己行醫(yī)的護身符了。
鐵藥碾
船型鐵制品,配有扁圓型研具,是我國傳統(tǒng)碾藥用具之一。用以將藥材研碾為細面,以便進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藥。古代是用碾子、石磨、杵等把藥材壓成粉末。
銅杵臼
舂搗藥物器皿,常置于售藥柜臺前備用
藥罐
儲藥器皿
博山爐
中國漢、晉時期青銅器。又名香薰、薰爐。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 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當爐腹內(nèi)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是西漢時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博山爐初為銅質(zhì)素面,后隨工藝技術的發(fā)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博山爐流行于漢代,后世亦曾使用并仿制。有名的博山爐有出土于陜西省興平縣的西漢鎏金銀竹節(jié)高柄銅薰爐和出土于河北省滿城縣的錯金博山爐。
銅獬豸熏
古代用來熏香的用具。還可以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