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菊科植物水飛薊Silybum marianum (L.)Gaerth的全草及瘦果。(英)Holy Thistle, Blessed Thistle
別名:水飛雉、奶薊、老鼠勒。
植物形態(tài):一二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200cm,多分枝,光滑或被蛛絲狀毛,有縱棱槽。葉互生,基部葉常平鋪地面,成蓮座狀,長橢圓狀披針形,深或淺羽狀分裂,緣齒有尖刺, 長40~80cm,寬10~30cm,表面亮綠色,有乳白色斑紋,基部抱莖;中部、上部葉片漸小,上部葉披針形。頭狀花序直徑3~6 cm,單生枝頂,總苞寬球形,總苞片革質(zhì),頂端有長刺;管狀花紫紅色、淡紅色或少有白色。瘦果長橢圓形,暗褐色或黑色。有縱條紋及白色斑紋;冠毛多數(shù),白色,不等長,基部合生成環(huán);ㄆ5~6月,果期6~7月。
江蘇、陜西、北京等地有引種栽培。
采制:春季采收葉,夏季采收種子。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有黃酮類及延胡索酸;種子含水飛薊賓(silybin)、異水飛薊賓、脫氫水飛薊賓、水飛薊寧(silydianin)、水飛薊亭(silychristin)、水飛薊賓聚合物及肉桂酸、肉豆蔻酸、棕櫚烯酸、花生酸等。
性味:性寒,味苦。
醫(yī)藥網(wǎng)m.bncrbw.cn整理
功能主治:全草用于腫瘍及丹毒;果實及提取物用于肝臟病、脾臟病膽結(jié)石、黃疸和慢性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