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品


中醫(yī)基礎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中醫(yī)基礎

生氣通天論——《黃帝內經·素問》第三篇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wèi)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
    
    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傷于筋,縱,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fā)為風瘧。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
    
    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良醫(yī)弗為。
    
    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因而大飲,則氣逆。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圣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因于露風,乃生寒熱。
    
    是以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夏傷于暑,秋為痎瘧。
    
    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
    
    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相關鏈接
 
 
 
(醫(yī)藥網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公司 | 網站簡介 | 服務項目 | 技術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經社 - 產業(yè)互聯(lián)網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 - 紡織網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 - 企業(yè)官網服務 - 化工網商城
© 醫(yī)藥網版權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浙)-經營性-2020-0027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