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螺螄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綱目》
【拼音名】Luó Sī
【別名】蝸籬(《別錄》),師螺(《本草拾遺》),蝸蠃(《綱目》)。
【來源】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huán)棱螺或其他同屬動物的全體。
【原形態(tài)】 方形環(huán)棱螺,又名:方田螺。 螺殼圓錐形,堅厚,殼高約3厘米,殼頂尖,螺層7層,縫合線深,體螺層略大;殼面黃褐色或深褐色,有明顯的生長紋及較粗的螺棱。殼口卵圓形,邊緣完整。厴角質(zhì),黃褐色,卵圓形,平滑,上有同心環(huán)狀排列的生長紋。體柔軟,頭部圓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口基部有觸角1對,每1觸角基部的外側(cè),各有隆起的眼1個。足位于頭部下方,形大,跖面寬闊。頭和足能縮入殼內(nèi),縮入后,其厴即將螺殼封閉。
【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溝、湖泊、池沼及水田內(nèi);多棲息于腐殖質(zhì)較多的水底。以藻類及其他植物的表皮為食。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
【性味】 甘,寒。 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本草拾遺》:寒。 ③《本草匯言》:味甘微苦,氣寒,有毒。
【歸經(jīng)】《玉楸藥解》: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明目。治黃疸,水腫,淋濁,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瘡,腫毒。 ①《別錄》:主明目。 ②《本草拾遺》:汁主明目,下水。 ③《日用本草》: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 ④《次膳正要》:治肝氣熱,止渴。 ⑤《綱目》: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消黃疸水腫。治反胃,痢疾,脫肛,痔漏。 ⑥《玉楸藥解》:清金利水,泄?jié)癯裏。治水脹滿,療腳氣,黃疸,淋瀝,消渴,疥疾,瘰疬,眼病,脫肛,痔瘺,痢疾,一切疔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煎湯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注意】 ①《本草匯言》: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并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潰癰瘡未斂,不宜食之。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附方】 ①治黃疸、酒疸:小螺螄養(yǎng)去泥土,日日煮食飲汁。(《永類鈐方》) ②治黃疸吐血,病后身面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夜,五更取清服二、三次。(《小山怪證方》) ③治五淋、白濁:螺螄一碗,連殼于鍋內(nèi)炒熱,淬以好白酒三碗,煮至一碗,取螺以針挑肉食,仍以此酒下之,食之二、三次。(《扶壽精方》) ④治白游風(fēng)腫:螺螄肉入鹽少許,搗泥貼之。(《摘元方》) ⑤治痘疹目翳:水煮螺螄常食。(《濟急仙方》)
【各家論述】《本草匯言》:螺螄,解酒熱,消黃疸,清火眼,利大小腸之藥也。顧汝琳曰: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因風(fēng)因燥因火者,服用見效甚速。惟堪煮熱,挑出殼,以油醬椒韭凋和食之,不雜藥料劑中。
【備注】本動物的陳舊螺殼(白螺螄殼)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