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地菜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shí)圖考》。 1.陶弘景:人家園庭亦有此(雞腸)草。小兒取挼汁以捋蜘蛛網(wǎng),至粘,可掇蟬。 2.《通志》:雞腸,似草而小,不辛,《本草》以合于蘩萎共條,故蘇恭誤謂即蘩萎也。 3.《本草綱目》:雞腸,生下濕地,三月生苗,葉似鵝腸而色微深,莖帶紫,中不空,無縷,四月有小莖,開五出小紫花,結(jié)小實(shí),中有細(xì)子,其苗作蔬,不如鵝腸。蘇恭不識,疑為一物,誤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蟬。鵝腸生
【拼音名】Fù Dì Cài
【英文名】all-grass of Pedunculate Trigonotis
【別名】雞腸、雞腸草、地胡椒、搓不死、豆瓣子棵、伏地菜、伏地草、山苦菜、地瓜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nth.ex Baker et More[Myosotis Pdluncularis Trev.;M.chinensis DC.] 采收和儲藏:初夏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附地菜,一年生草本,高5-30cm。莖基部略呈淡紫色,通常自基部分枝,纖細(xì),直立或斜升,具平伏細(xì)毛。單葉互生;下部葉無柄,上部葉具短柄或長柄;葉片匙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5cm,寬5-20mm,先端圓鈍或尖銳,基部寬楔形或漸狹,兩面均具糙伏毛。聚傘花序成總狀,頂生,幼時(shí)卷曲,后漸次伸長,長5-20cm;花小,通常生于花序后側(cè);葉狀苞片2-3;花梗短,花后延長3-5mm;花萼長1-2.5mm,5裂,裂片倒卵形,平展喉部具5枚白色或帶黃色附屬物;花冠簡與花冠裂片等長;雄蕊5,內(nèi)藏,著生在花冠簡上部,不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生,柱頭頭狀。小堅(jiān)果4,斜三棱錐狀四面體形,長0.8-1mm,黑色有光澤,表面具細(xì)毛,有短柄,背面具3銳棱;ㄆ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田野、路旁、荒草地或丘陵林緣、灌木林間。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風(fēng)、華北、華東、西南及陜西、新疆、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我皺縮成團(tuán)。濕潤展開后,根細(xì)長圓錐形。莖1至數(shù)條,纖細(xì)我分枝,基部淡紫棕色,上部枯綠色,有短糙毛;~有長柄,葉片橢賀狀卵形,長可達(dá)2cm,兩面有糙毛,莖生葉幾無柄,葉片稍小?偺ㄐ蚣(xì)長,可達(dá)20cm,可風(fēng)類白色或藍(lán)色小花,有時(shí)具四面體形的小堅(jiān)果。有青草氣,味微苦澀。
【化學(xué)成份】附地菜的花含有飛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delphinidin-3,5-diglucoside)。地上部分含有揮發(fā)油(volatile oils)0.013%-0.023%,其中含有74種成分包括:21種脂肪酸(fatty acids),20種醇(alcohols),14種碳?xì)浠衔?hydrocarbons),12種羰基化合物(carbonyls)等。內(nèi)有牻牛兒醇(geraniol),α-松油醇(α-terpineol)萜類化合物等。
【性味】辛苦;平
【歸經(jīng)】心;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胃痛吐酸;痢疾;熱毒癰腫;手腳麻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研末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擦。
【各家論述】 1.《名醫(yī)別錄》:主毒腫,止小便利。 2.陶弘景:療蠼螋溺。 3.《藥性論》:洗手足水爛,主遺尿。 4.孟詵:作灰和鹽,療一切瘡,及風(fēng)丹遍身如棗大癢痛者,搗封上,日五、六易之;亦可生食,煮作菜食益人,去脂膏毒氣;又燒敷疳式NI;亦療小兒赤白痢,可取汁一合,和蜜服之甚良。 5.《貴州草藥》:驅(qū)風(fēng),鎮(zhèn)痛。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